人工智能,如何“以人为本”?
7月4日,以人为本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正式开幕。人工智能在今年的以人为本AG超玩会入口大会上,展览规模、人工智能参展企业数、以人为本首发新品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。人工智能除此之外,以人为本本届大会也首次以“全球治理”冠名,人工智能即 “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”。以人为本本届大会,人工智能有哪些亮点和特点?又为什么把“全球治理”放在如此重要的以人为本AG超玩会入口位置?《新闻1+1》连线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,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,人工智能共同关注人工智能,以人为本如何“以人为本”?
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哪些挑战?
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钟俊浩:国际人工智能发展,人工智能正在从之前“点状的以人为本弱人工智能”转向“强人工智能”。之前人工智能发展主要在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的交流交互,发展到现在,已经能看到大语言模型未来要通往一条叫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。通用人工智能,是一个智能体,它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,智慧比人还高、比人还懂,整个国际,包括中国都在走这条路线。
现在中国还有几个差距点:
目前围绕技术,比如说基础理论、核心技术,还有比如高端芯片等,我们确实和国际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。
我们虽然在互联网数据的数字化方面已经做得特别好,但发展人工智能要构建基础设施,比如算力,现在还是有缺失的。
中国有大量数据,但如何获得优质、高效的数据,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比如,语言模型在学习中文和文字发音上,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点。
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人形机器人厉害在哪儿?
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钟俊浩:人形机器人,已经具备了感知和交互能力,这一次在大语言模型的加持下,大会上展现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很好去和人沟通交流聊天,机器能够懂人的语言,能够用人的语言和人类进行交互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。另外,随着计算机视觉,语言交互能力的提高,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也能够看到你的表情、动作,它能够更好和人形成相互的配合。
中国提出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意味着什么?
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 薛澜:中国提出的合作决议,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心声。其实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,存在巨大差距,所谓“数字鸿沟”或者“人工智能鸿沟”正在不断加大,很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科研能力比较差,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能力也非常有限。所以,大家非常担心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,可能会加剧各个国家发展之间的差距,使得贫富差距更加突出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提出来加强国际合作,可以说是符合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愿,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。
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为何强调国际合作?
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 薛澜:合作可以带来更好、更健康的发展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非常广泛,各个国家应用场景差别也很大,所以各国在应用过程中,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经验或者教训。首先,加强国际合作、交流,就可以使各国互通有无,少犯错误,最大可能使人工智能为人类造福。
其次,人工智能的风险防范,尤其重大风险防范,比如如何避免人工智能技术误用滥用,甚至于可能被一些极端组织利用,用来对人类社会进行攻击。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全球合作,才可能去解决这些问题。换句话说,在人工智能系统安全问题上,一个国家不安全,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安全,所以不管从积极一面,还是从问题一面,国际社会都必须积极合作,真正形成有效的全球治理。
- ·提高专业素养 促进幼儿成长
- ·2024数博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阳举办
- 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“进机关”活动的落脚点要放在促进发展上
- ·雅女制作感人微电影 《七色花》网络点击突破十万
- ·广州迎来清明假期出城高峰!银河公墓、新塘公墓附近将交通管制
- ·三天一查 七天一报 抓住有利时机围歼稻瘟病
- ·诠释保育内涵 感受教育智慧
- ·海南通报“40元桂林低价游”调查情况:涉事旅行社已被吊销业务许可证
- ·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市场秩序
- ·雨城区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点挂牌
- ·川农大学生暑期服务“三农”
- ·川北医学院学生到宝兴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- ·中国造桥“神器”成就多个“世界之最”
- ·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获得2030年冬奥会举办权
- ·宝兴县“安民增收”无公害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
- ·两部门: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