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!广东汉剧入选2020年省非遗优秀实践案例名单
掌上梅州讯 记者获悉,优秀优秀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工作会商会于2020年12月9日至11日在潮州举办。广东会上颁发了14个2020年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,汉剧AG超玩会入口其中,入选由我市推荐的年省广东汉剧《夯实剧种基础,巩固传承创新》这一案例榜上有名。非遗
据了解,案例继2019年梅州客家山歌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后,名单广东汉剧不断激发自身在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优秀优秀明显优势,在2020年非遗传承工作中树立了行业的广东标杆、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,汉剧由此获得了该项殊荣。入选AG超玩会入口广东汉剧是年省广东三大剧种之一,是非遗客家人的大戏,它皮黄声腔,中州音韵,原称“外江戏”,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2008年,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近年来,广东汉剧秉承“育人才、创精品、争名牌”的理念,倾力打造广东汉剧“周五有戏”“周六艺苑”文化惠民展演,建立嘉应学院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,设立七色光艺术培训中心等广东汉剧幼苗培训基地,挂牌设立广东汉剧(汉乐)活动驿站,多措并举宣传推荐广东汉剧,不断推动剧种的传承发展,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。据统计,广东汉剧现有11位传承人,设立传承人工作室,确保传承工作提供较好的条件,传承人管理做到年初有规划,年终有总结。其次,自2005年以来,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联合梅州市艺术学校培养了2010、2017、2020届广东汉剧幼苗共106名已登上舞台,2020级24名广东汉剧幼苗正在培养中。此外,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在数据库方面不断挖掘整理抢救性资料,在编撰出版刊物的同时顺势建立广东汉剧资料库,建立了省特级标准艺术资料室,现有保存声像资料361张、公演剧本256本、手抄油印本560本;2014年,建立数字化信息基站,现有数字化信息1500条。
广东汉剧《王昭君》展演照(林翔 摄)
接下来,我市将充分发挥优秀实践案例的示范作用,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和模式,结合实际,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,持续推进保护传承实践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。
本报记者:赖运香
编辑:宋一笑
- ·外交部回应美方对华加征34%关税: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
- ·受洪水影响,潮州广济桥景区8日起暂停对外开放
- ·清明假期珠海公交13条线路加密 部分线路临时增停站点
- ·广东多地暴雨,有途经韶关的列车晚点!数百名旅客出行受影响
- ·以种带养 以养促种 延伸种养结合“绿色链”
- ·请注意!韩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,8日凌晨将遇洪峰水位
- ·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!广东省中北部将有连续性暴雨
- ·北江部分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,广东四地海事局启动防汛应急响应
- ·我市累计培育8户 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
- ·广东入汛强降雨、强对流等天气频发 需防范次生灾害
- ·常住人口增长背后的“汕尾密码”:城乡增颜提质 风景这边独好
- ·参加广交会却未办理签证怎么办?可申请“144小时过境免签”
- ·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商务部:将采取反制措施
- ·新突破!广东多条城际铁路单日客流刷新纪录
- ·湾区速评丨多项数据破纪录 人才何以在湾区成潮?
- ·东莞一养老院发生火灾 致3人死亡10人受伤